這是一項每月 10 號固定一期,一路寫到明年 1/11 總統大選前一天的專欄計畫。每期主題將各展其獨特之處,共同點在於,議題將圍繞在臺灣的民主進程,從黑人音樂作為出發,四面八方攀引至去除控制以及支配的自由意識,以及最重要的,對於臺灣的認同及冀望。
《從美國嘻哈到臺灣政治認同》這標題乍看像是一種文化錯疊,但最主要它是替我個人的成長歷程省思所命下的一種稱謂。我因為音樂喜好的關係,相當關注美國種族與歷史文化,直到我意識到,怎麼我瞭解美國比瞭解臺灣還要多?
所以未來這九篇專欄文章,我將試著下筆寫出涵蓋多元議題的文字,第一篇從我關注文化歷史的開端說起,再來我會將主題延伸到音樂運動,往後可能推薦書籍,也可能訪問某些人物,目的在傳達給正在閱讀的你,一個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八年級生,如何從美國嘻哈走回對於臺灣政治認同的一段思想歷程。
本篇獻給我所有欣賞嘻哈文化或黑人音樂的友人們。
Dedicated to all the folks who would care for the feeling of feeling the music, the culture, the history and the freedom of mind.
八年級生的臺灣音樂啟蒙
就從我自己的背景介紹起,因為媽媽的興趣,從小跟著她的品味聽音樂。八年級嘛…那是一個黑膠式微、錄音帶還有市場、亞藝影音、百視達正夯的年代,那是一個考試獎勵希望是一台 CD 隨身聽的年代,那是一個 CD 唱片三、四十萬張在熱銷的年代(再往前一些 1997 張惠妹的《Bad Boy》甚至銷量破 138 萬張)。我們家呢?我媽在 18 歲的時候,在同一天辭了新竹市區一間二樓西餐廳的工作,然後改行到樓下唱片行打工。當年一支卡帶一百二十元,可以燒 12 首歌,我媽仗著工作不亦樂乎狂燒進自己喜歡的曲子,還大言不慚地回憶:「不用錢啊!」
當時她電台聽 ICRT,哈的是西洋音樂,那是一個 Cyndi Lauper 「女孩只想玩樂」的年代。
記憶中臺灣流行音樂的全盛
我和我姊誕生在這家庭後,有記憶以來家裡的 CD 就是一張接一張地買,假日到新竹市區一定到光南一樓掃它個幾張回家,周杰倫、溫嵐、弦子、陳小春等,仿佛那間光南還留著我媽、我姊和我的影子。
當時我是非常沉溺在臺灣流行樂的。
那是一個臺灣音樂市場蓬勃發展到讓人難以分心的美好時光,一個能夠讓你心無旁騖地熱愛 S.H.E、在學校哼唱南拳媽媽,麻吉弟弟也作為主流文化的美好時光,說是遍地偶像其實一點也不誇張。那時候臺灣這座島嶼的光景,回想一下,大概是全民擁有各自專屬的本土偶像,全民因棒球而展現臺式團結,沒有臉書只有臺灣論壇、沒有 LINE 只有 雅虎奇摩家族,沒有智慧型手機只有掌上翻譯機的年代。
「嘻哈型男型女必備之嘻哈寶典系列最強攻略」
之後網際網路的大門打開無國界的通道,美國嘻哈也終於在這時候進入臺灣(以我的時光背景而言是這個順序)。我媽這樣一位愛好音樂的人,也就這樣跟著嚐鮮「嘻哈」這全新名詞,開始買著一張又一張的黑人音樂專輯,從綜合性最高又亮晃晃的那「嘻哈寶典」系列開始,嘻哈寶典 BEST、嘻哈寶典 LUV、嘻哈寶典 1.2.3.4.5.6.7...,大概除了第一張以外,包括特別版的每一張我家都有!好像當連載漫畫在期待一樣,每出必敗。
我想大概也是在 2005 年那附近,我的人生正式接觸到黑人音樂。
時至今日已經十四年的時間,現在我聽音樂的喜好是黑人音樂,所著墨的音樂文化也是黑人音樂的淵遠流長。不過黑人音樂從何而來?在我享受它的同時,在它作為一種時下全球的主流曲風,讓全世界享有的同時,它如何一路走來?這是我接下來想要討論的。
嘻哈文化的後設視角,後設嘻哈?
現在臺灣八、九年級的年輕人都喜歡嘻哈,覺得它很「酷」,在各大專院校中甚至早在三五年前開始吹起了一股「嘻研社」風潮(嘻哈文化研究社之簡稱)。不過對我來說嘻哈早已不只是一種音樂型態,也不是一種態度,而是一個留著殘酷歷史傷痕的文化脈絡。
如果你站在嘻哈正前方,或是站在黑人音樂的正前方,你能感受到它帶給你的即刻快感、聽覺震撼,但當你後退三步,你也許可以看見它擁有曲風上的差異,當你再繼續後退,你能夠看得更加清晰,原來它在哪一年代發生了什麼樣的關鍵事件,進而導向不同的音樂型態產生,最後當你遠遠望著黑人音樂(Black Music),你才能瞭解到,這樣的一種音樂型態乘載了多少歷史難堪與現實,這麼一種受人愛戴的音樂果實曾經歷什麼樣的灌溉過程。
所以我喜歡稱它為「後設嘻哈」,想表達的就是黑人音樂 (Black Music) 的背後擁有更龐大且複雜的文化脈絡。
奴隸制度與黑人音樂的演進歷程
我們都曾經是受強權所支配的民族後代,我們都流著曾經遭受束縛且失去自由的血液。從十七世紀,第一批歐洲人將非洲人運至美國南方開始,就開起了這場藝術及意識的建構之爭。在遭受奴役之下的非裔族群,起先產生了第一種名為「辛勞曲」(Work Song) 的音樂型態,以群眾呼應帶唱者的模式,在棉花田間工作的過程中吟唱著對自由的渴望、對於太陽下山後數於自我時光的期待。
這樣子的音樂型態,從一種非洲傳統文化移嫁至美國南方後,卻轉變為對於人權意識不滿足的體現,也同時成為非裔美國人在音樂歌唱藝術上的起始點。兩者衝突之下而產生的建構之爭,如果說真要失去自由才能夠創造出一種音樂型態,是不是太過於犧牲了?
邁向解放的奏鳴曲
十八世紀,維吉尼亞州 (Virginia) 的非裔人種全數成為白人奴役下的奴隸,幾乎無一倖免,集體的反抗意識起初尚未現身。直至聖經上的語言終於使少數白人覺醒,直至黑人開始踏進教堂,直至「黑人靈歌」(Negro Spiritual) 誕生。在奴隸制度下,貫徹非洲傳統文化及宗教信仰是被禁止的,這也是殖民者的控制讓人窒息的堅強理由之一。所以,當時的非裔人種只能夠透過殖民者的宗教信仰尋求神學上的心靈庇護。
聖經既談自由、也談平等,暢談人權,也重視民主,但背道而馳的正在於主僕信仰之間所產生難以忽視的恐怖平衡。
「黑人靈歌」則被奴隸身份的非裔人士延展為對於自由以及解放的暗碼,成為彼此之間傳遞冀望也傳遞解放意識的公開悄悄話。以聖歌的型式,包裹住對於人身自由的渴望,以歌聲的輸送,尋找通往解放的秘境。
歐洲殖民後的爵士、民權運動後的音樂意識形態
藍調 (Blues) 本身是相當受歐洲藝術影響的音樂曲風,當時由歐洲人的古典樂器於美國南方孕育出的爵士樂 (Jazz Music),在被殖民的創傷後富裕了黑人音樂的悲愁。
融合了西非文化以及歐洲樂器,從紐澳良 (New Orleans) 這座港都發跡,就音樂發展的角度而言,爵士樂是非洲以及歐洲藝術形態上碰撞出的浪漫產物,不過就創作起始點以及兩者之間的歷史勾掛而言,依然能夠清晰看見音樂型態的二次創作同樣建築在被殖民的相對關係上。由爵士支撐起的藍調,歌詞所吟唱的是一種隔離政策下被壓迫的抗爭、同時也是透過爵士樂抒之以情的一種絕望,一種開始展現出群體、獨立以及自由意識的藝術形式。
同場加映 Spike Lee 電影《黑色黨徒》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5UTHVjMME
在經歷林肯的解放奴隸宣言、民權運動的發揚,以及黑人歧視法(吉姆克勞法)的終結,這些種種突破身份地位爭取自由及平等的過程中,黑人音樂進入了高度產出的創作心理狀態,從 1950 年代開始,出現了放克 (Funk Music)、出現了靈魂樂 (Soul Music),甚至在 1970 年代出現了饒舌樂 (Rap Music)。
試想,這些音樂型態在短短的三十年製程,背後所經歷的種族歷史進程是極為複雜且堅韌的。這些以音樂為導向的情緒抒發是悲鳴也是絕望,甚至可以是往死裡無助的落落寡歡,但它也可以是以身為黑人為傲、可以是高唱著愛使世界和平,甚至可以是對抗政府與人類社會不公不義的集合進行曲。
當嘻哈成為世界主流,臺灣站在什麼角度思考?
時至今日,黑人音樂的淵遠流長才造就了現在的嘻哈樂 (Hiphop Music),我們需要認知的是否應該是「今日的嘻哈,往昔的黑人歷史」?
在嘻哈作為一個世界主流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思考如此的音樂型態,背後曾經在追求的平等及自由,甚至是在過程中需歷經的心理狀態,無論強、弱勢。
當你對於一種文化展現出熱情與所愛時,別忘了一種文化背後的處境可能與你現在所經歷的情景有所共鳴。藝術是一種解救人身心靈的解藥,音樂創作的基底本身也正來自於整體的社會現況,社會卻又與政治產生無可厚非的牽掛。現在的臺灣,少不了的也是大量年輕人對於嘻哈文化的擁戴與喜愛,如果在呵護這些自己所熱愛的文化同時,能夠看見推送出這樣文化背後的歷史進程,一段與平等、自由、人權與民主對抗的血淚歷史,是否也能夠回顧自己身處的環境,臺灣的民主進程,以及我們曾走過的歷史文化。
下一期,我們就來聊聊臺灣 1970 年代的民歌運動,與各位共同回顧當年臺灣人是如何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同時看看它如何能夠與非裔美國人的民權運動產生連結。
這項專欄計畫會持續推動不同層面的音樂議題,不變的是它會持續與政治意識以及臺灣的人權自由形成串聯,如果你有興趣,每個月的十號歡迎到這收看!
下一期主題/《從美國嘻哈到臺灣政治認同》: 臺灣民歌運動的國族意識與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2/9)